在江苏,快递与特色产业共生共荣

来源:快递杂志 | 2025-04-29 11:25

 640.png

  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里,在前十中江苏占了6席,前百占24席。多元化的产业格局是江苏发展的强大动力,快递业在江苏县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昆山的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常熟的服装和汽车零部件、宜兴的环保和陶瓷、仪征的酒店用品和毛绒玩具、海门的家纺、东海的穿戴甲、沭阳的花木等产业,依托快递线上线下深度服务,保障了商品的高效流通,有力推动了县域内电商等产业的发展。

  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加快建设高效顺畅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到2025年,要实现县(市)和涉农市辖区寄递公共配送中心或快递产业园区全覆盖等目标。这不仅将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繁荣,也为快递业更好服务县域经济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

  常熟:一年发出超10亿件服装快递

  苏州常熟地处长三角中心区域,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县级城市前四,位列百强县第一方阵,获评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快递业在这片沃土上落地生根、蓬勃发展,为服装产业、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年常熟快递业务量12.1亿件,其中服装类占比约85%,10.3亿件服装类快递从常熟发往全国及世界各地,可谓名副其实的“服装之都”。

  天虹精品女装专业市场拥有经营商户600余家,周末日均客流量超2万人次。每天下午三四点钟,各品牌快递员穿梭于商铺巷道,将堆积如山的直播订单快速揽收。这些包裹通过每楼层的快递集货点汇集,由接驳车直送分拣中心,构建起高效运转的物流闭环。夜幕下的顺丰、中通、申通、极兔区域转运中心,以及各品牌企业分拣中心内灯火通明,自动化分拣设备快速运转,工作人员在各自工位上有条不紊熟练操作。平均每天有330万件快递从常熟发出,“双11”期间,单日揽件峰值达800万件,展现出强大市场活力。

  常熟位居县市电商竞争力百强榜单全国第六、江苏第一。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约5.9万户,“抖快淘”平台动销商家7.3万个,实现网络交易额1153亿元,其中直播电商网络交易额超800亿元;服装城市场线下交易额1523亿元,成功构建起常熟“线上线下”双千亿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常熟服装、电商领军企业积极发展仓储及分拣设施设备,形成产业协同供应。

  作为羽绒类防寒服行业龙头企业,波司登集团斥资打造智能配送中心,集成智能仓储系统和智能物流装备,与上游订单系统、中游服装智能制造系统、终端新零售系统高效联通,实现从门店到工厂、到快递公司运单池的互联互通。快递小哥进驻波司登智能配送中心,提供便捷寄递服务;顺丰

  投放智能无人车,助力波司登仓库周转效率提升。

  苏州市常熟邮政进厂服务波司登羽绒服包装发货。

  鲲智供应链(常熟)有限公司作为电商平台型领军企业,拥有超7万平的仓库存储空间,支持库内直播、商品展示等创新服务模式,快递业为其提供优质寄递服务,B2C发货能力每年高达3000万单,24小时准时发货率达99.9%。熙麦长三角时尚供应链枢纽为华东地区单体仓储物流设施最大项目,总建筑面积达62万平方米,已成功吸引好孩子、海尔、美的等知名电商企业,日日顺、欣飞翔、卫征供应链等电商服务类企业,以及极兔、韵达、申通、跨越等品牌快递企业入驻,实现物流园内仓配一体化无缝对接。顺丰、中通、申通等快递企业延伸产业链,纷纷在常设立仓储中心,与oppo、雷允上、欧莱雅、蓝月亮等知名品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2024年,EMS服务波司登、中通服务美立森服饰等10个项目入选江苏省快递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项目库;顺丰服务日禾戎美、邮政服务雪中飞等21个项目入选苏州市快递服务制造业项目库。

  常熟邮政快递业呈现量质并举高质量发展态势,相信随着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持续完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直播)电商与快递产业高效协同,持续打造业态聚集的优质载体,构建要素完备的发展生态,必将为千亿级服装产业集群蓬勃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助力乡村振兴,助推常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沭阳:“花木之乡”送出“金牌项目”

  沭阳县花木种植已有500多年历史,为远近闻名的“花木之乡”,全县种植面积已达60万亩,一直为阿里平台花木品类销售额排名第一的县域,最高峰时占到淘宝网花木品类40%以上。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农业”的蓬勃发展,沭阳电商产业十分火爆,全县拥有16个“中国淘宝镇”、104个“中国淘宝村”,1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4个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10个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全县现有电商企业1.7万余家,各类活跃网店5万余家,带动就业达35万余人。

  沭阳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寄递物流业繁荣,2024年全县快递业务量达6.73亿件,平均每秒有21件快递从沭阳发往全国各地,其中75%以上为现代农业(花木)产品,达5.16亿件,带动花木类农产品销售额250亿元。2018—2023年连续6年荣获国家局“邮政快递业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称号,并排名全国第一。2024年4月沭阳县入选全国“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创建名单。

  顺丰快递员在宿迁市沭阳花木市场揽件。

  沭阳县依托全县60万亩特色花木产业,致力于快递服务方式和服务模式创新,通过“互联网+”积极构建“三级寄递物流体系”,构建了以“百盟快递物流小镇”“邮政快递区域集散中心”为代表的县级园区,以“新河镇电商快递园”“庙头镇电商快递园”为代表的乡级集中区,以“颜集镇堰下村村邮站”和“村快递一条街”为代表的村级网点,形成了“县有园区、镇有集中区、村有网点”三级立体寄递物流网络,助推了花木类现代农业项目的健康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曾对沭阳构建“县有园区、镇有集中区、村有网点”三级寄递物流体系经验在全国进行推广。

  近年来,沭阳邮政管理局在完成主要品牌100%“快递进村”的基础上,突出一个“快”字,在全县寄递企业中推行“下沉”式服务,即:打破“快递”至“行政村”的传统模式,引导寄递企业把“网点”设在庄台上、把“门店”开到花棚边,将寄递服务由“最后一公里”向“最后一百米”“最后一米”推进,直至到家门口为农村花木电商提供“零距离”服务。因该服务模式具有鲜明的沭阳“花乡”特色,已成为沭阳“快递进村”工作对外展示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4年以来,沭阳县因地制宜,不断加强工作机制和体制建设,建立了“交通运输+快递物流”“花木产业+农村寄递”等工作体系,全面推行“交邮社”发展模式。一方面,利用农村公交服务网络和运力资源,开展公交车代运邮件、快递业务,开通了交邮融合镇村公交线路3条,建设“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4个,打造“邮快合作”“快快合作”示范点20个,拓宽了快递服务现代农业路径。另一方面,依托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活动阵地,在其周边设立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村民到这里既可寄快递,又能收快递,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都带来了便利。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农村寄递物流服务站点建设近100个,促进了沭阳花木类农产品快速进城。

  东海快递:‌‌从“指尖经济”到“世界橱窗”

  近年来,东海县通过快递网络与水晶、穿戴甲、农产品等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出“快递+产业”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本。

  走进东海县高新区产业园,工人们熟练地将穿戴甲成品装入印有各大快递品牌标识的包裹。东海日均10万件的穿戴甲快递,通过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流向全球市场。从2019年萌芽到2023年占据全国70%市场份额,东海穿戴甲产业5年间实现从零到30亿元产值的跃升,其发展轨迹与快递服务能力的迭代升级紧密交织。

  “无论面临什么样的风险,东海的快递从来没有停摆过,才成就了穿戴甲欣欣向荣的今天。”东海县穿戴甲行业协会秘书长李政回忆道。如今,快递企业为产业量身定制服务方案:顺丰开通穿戴甲专线,实现长三角次日达,邮政采取多频次揽收+揽投员兜底,模式确保当日订单全量发出,中通在超级工厂设立驻场服务点实现“分钟级”响应。这种深度协同催生了“前店后厂+直播带货+极速物流”的产业闭环:直播间接单后,生产线即时排产,快递员两小时内上门揽件,全国重点城市实现24小时送达。

  快递员在东海县穿戴甲店铺打包快递。

  快递服务的提质增效更助推产业升级。皎珑穿戴甲工厂负责人算了一笔账:自动化分拣线让快递成本下降15%,时效提升让客单价超千元的高定产品占比提升至30%。目前,东海已形成涵盖原料供应、创意设计、智能制造、电商销售的全产业链,带动近5万人就业,其中快递从业人员占比超过20%。正如东海邮政管理局局长时文娟所言:“快递业与穿戴甲产业已形成共生共荣的生态,前者是后者的‘出海口’,后者是前者的‘动力源’。”

  在东海跨境电商监管仓,一件件水晶工艺品正在接受X光机智能验视,这些商品将通过“东海水晶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对接国际物流渠道,最快3天送达欧美消费者手中。作为“世界水晶之都”,东海县2023年水晶产业交易额突破400亿元,其中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45%,其背后是快递物流体系的重构升级。

  传统水晶产业曾受制于大件难寄、易损难赔的物流瓶颈。如今,快递企业创新推出水晶寄递解决方案:针对价值万元以上的大师作品,提供恒温恒湿运输、保价理赔专属通道;针对跨境电商小批量订单,开发拼箱集运模式降低物流成本;联合保险公司推出破损先行赔付服务。在中通快递运转中心,全自动分拣线每小时处理2万件水晶包裹,AI视觉系统可精准识别300种水晶品类,破损率控制在0.1%以下。

  快递服务的专业化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水晶电商双创基地内,50个直播间24小时不间断运营,主播们通过快递企业提供的实时物流数据调整销售策略。“看到广州分拨中心有积压,我们立即切换华东地区客户优先发货。”主播王薇表示。这种物流数据反哺生产的模式,使东海水晶电商退货率下降至5%,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目前,全县建成3个跨境电商产业园、12个云仓储中心,快递业日均处理水晶包裹超55万件,带动3000多名传统水晶匠人转型电商创业。

  18时,李埝乡交邮共建物流服务站已是一派繁忙景象:公交司机刚送完乡里七个村的快件,又带回了农户刚刚采摘好的蓝莓,赶在晚上8点前将生鲜农品发往全国各地。这个融合客货邮、电商、冷链的农村公路驿站,正是东海县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的缩影。

  通过“交通+邮政+电商”的深度融合,东海县破解了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全县建设2506公里“四好农村路”,创新“驿站+产业”模式:在草莓主产区黄川镇,驿站配备预冷仓储和移动冷库,实现草莓采摘后1小时入链;在电商薄弱村,开通“定时、定点、定线”的货运公交,配送成本降低40%。2023年,全县农产品快递发件量突破2亿件,带动12个农业品牌线上销售额近亿元。

  这种创新物流网络更成为人才返乡的“强磁场”。90后新农人张伟在物流服务站支持下,创立“鲜达”品牌,通过“预售+产地直发”模式,将石湖莲藕卖到全国:“快递企业为我们定制了透气防潮包装,损耗率从30%降到5%。”目前,东海县202个村级快递网点中,35%由返乡青年运营,带动5000多农户加入电商产业链。温泉驿站负责人感慨:“曾经的‘交通末梢’变成‘物流节点’,村里年轻人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闯出新天地。”

  从穿戴甲产业的异军突起,到水晶之都的华丽转身,再到乡村振兴的物流革命,东海县的实践揭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快递业与地方产业双向奔赴。这里,快递不仅是商品的搬运工,更是产业链的整合者、商业模式的创新者、城乡要素流动的推动者。当快递服务深度嵌入产业肌理,县域经济便拥有了突破地理边界、重构竞争优势的数字翅膀。在东海,每天100万件快递包裹的流动轨迹,正勾勒出一幅小县城链动大市场的壮阔图景,为新时代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鲜活注脚。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