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10:45
四川4月24日,我国与肯尼亚发布《联合声明》,全称是中肯《关于打造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典范的联合声明》。
从名称可以看出,中肯关系对我国来说,不仅仅是双边关系那么简单,更折射出中非关系,作为“中非命运共同体典范”来打造,这说明肯尼亚关联着中非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深度内涵。
中肯《联合声明》提到:
-双方愿建立两国铁路政府部门间合作机制,深化铁路领域交流与合作,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双方愿依托蒙内铁路等重大项目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同产业联动融合发展,推动打造中非产业合作增长圈,合作建设陆海联动、协同发展的中非互联互通网络。
我国与肯尼亚签订了共建“一带一路”、经济贸易、高新科技等20项合作文件。
《声明》所提及的蒙内铁路、陆海联动“中非互联互通网络”,其隐含的信息有很多。
在解读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下肯尼亚的概况。
肯尼亚地形图(图源地球知识局,侵删)
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国土面积58.26万平方公里,比四川和重庆加一起还要大,人口5244万。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曾驻节肯尼亚,至今拉姆群岛仍有一些人声称自己是中国人的后代。
赤道线横穿其东西,东非大裂谷纵贯其南北,东边是印度洋,西边是非洲第一大湖维多利亚湖,中部的肯尼亚山海拔5199米,是非洲的第二高峰,峰顶终年积雪。
肯尼亚沿海地区为平原,气候湿热,其余大部分地区为高原,平均海拔1500米,虽然处于赤道地带,气候却很温和,全年最高气温平均在22-26℃之间,最低气温在10-14℃之间。大裂谷的谷底在高原以下450-1000米,宽50-100公里,分布着深浅不等、大小不一的湖泊。
肯尼亚是非洲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国家。
首都内罗毕是东非中心城市,国际化程度很高,很多跨国公司在非洲的区域性总部都选在这里,联合国人居署、环境署等机构也设在这里,是联合国四大办公地点之一。
肯尼亚首府内罗毕(图源网络,侵删)
蒙巴萨是肯尼亚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东非地区最大的港口,东中非内陆国家货物进出口,主要从这里转运。蒙巴萨作为商港,最早在9-10世纪由阿拉伯人修建,1589年蒙巴萨之战后,葡萄牙和奥斯曼在西印度洋对势了百余年,后在19世纪末,英德瓜分东非,蒙巴萨成为日不落帝国殖民东非的桥头堡。
肯尼亚港口城市蒙巴萨(图源网络,侵删)
在蒙巴萨和内罗毕之间有一条铁路,就是“蒙内铁路”。
看图:
蒙内铁路+内马铁路线路示意图
蒙内铁路全长480公里,单线、内燃驱动(预留电气化),采用中国国铁Ⅰ级标准建设,设计客运时速120公里、货运时速80公里,运力2500万吨,中方提供36.04亿美元融资,由中国交建以设计、采购、施工、运营维护一体化的EPC总承包方式实施。
蒙内铁路于2014年12月开工,2017年5月通车运行,现已持续运营了8年,日均开行6.4列客运列车、15列货运列车。2024年,客运量245万人次,货运量650万吨。
一列火车行驶在肯尼亚蒙内铁路上(图源网络,侵删)
蒙内铁路向西有一条延长线,从内罗毕经纳瓦沙、基苏木到马拉巴。基苏木是肯尼亚第三大城市,有维多利亚湖港。马拉巴是肯尼亚与乌干达的边境城市,与乌干达的托罗罗对望。
这条蒙内铁路的延长线就是“内马铁路”。
内马铁路全长487.5公里,分三期:
一期内罗毕-纳瓦沙,长度120.4公里,2016年10月开工,2019年12月通车,也是由中国交建承建,所采用的技术标准和投建管运模式与蒙内铁路相同。
蒙内铁路与内马铁路交汇的内罗毕站(图源网络,侵删)
二期(SGR第2B段)和三期(SGR第2C段)全长367.1公里,目前处于待建状态。此前,肯尼亚方面表示将于2025年内开工,工期4年,概算总投资53亿美元,当下最主要的问题是融资。
据肯尼亚财政部的说法,内马铁路二期的融资方案是:中企联合体提供40%的建设资金,中方银行提供30%的贷款融资,肯尼亚政府通过铁路发展税或税款证券筹资剩下的30%资金。
内马铁路建成后,肯尼亚将与乌干达实现准轨铁路对接。2024年10月,乌干达已经启动“坎帕拉-托罗罗”272公里的准轨铁路建设,由土耳其Yapi Merkezi公司承建,合同金额近30亿美元。
未来,肯尼亚-乌干达铁路还要进一步延伸至刚果(金),直至大西洋沿岸、届时,一条横贯非洲中部、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非洲赤道大陆桥将出世。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蒙巴萨。
作为蒙内铁路的海港起点,中国交建在蒙巴萨港有两个设施项目。
一是蒙巴萨港KOT油码头。该项目投资4.5亿美元,于2019年7月动工,2022年8月投入运营。蒙巴萨港KOT油码头包括4个20万吨级离岸式油品泊位、1.2公里跨主航道深埋海底管线、2个KPC&KPR罐区升级改造以及陆域管廊设施,能够同时实现原油、重油、汽油、柴油、煤油和液化石油气的进出口转运功能。
肯尼亚蒙巴萨港油码头(图源网络,侵删)
二是蒙巴萨港19B号泊位。该项目今年3月刚签约,主要是对旧的KOT油码头及附属设施拆除,新建码头泊位,提升港口吞吐能力。
蒙巴萨港19B号泊位概念图(图源网络,侵删)
相较蒙巴萨港,我国在肯尼亚最有标志性战略意义的港口项目,其实是拉姆港。
中肯拉姆港位置
拉姆港在肯尼亚北部的曼达湾。这里曾经是东非最重要的商港,后因蒙巴萨港的兴起而衰落。
2014年8月,中国交建中标拉姆深水港项目。按照规划,拉姆深水港有32个泊位,计划投资28.7亿美元,建设年吞吐量150万集装箱、2000万吨散货、1200万吨油品的东非枢纽港。
目前,拉姆深水港一期1-3号泊位已经建成投运(2021年5月1号泊位正式开港),最大水深17.5米,可同时停靠3艘1.2万标箱船舶,另有115万平方米码头堆场。拉姆港是吹填出来的。
拉姆港1-3号泊位工程项目局部(图源网络,侵删)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拉姆港是东非“LAPSSET”计划的总牵引工程。
LAPSSET的全称是:
Lamu Port-South Sudan-Ethiopia-Transport
拉姆港-南苏丹-埃塞俄比亚-运输走廊
这项计划由中国、肯尼亚、南苏丹和埃塞俄比亚于2012年3月正式启动,包括铁路、公路、油气管线、电缆等诸多组成部分,计划总投资240亿美元,大部分融资由中方负责解决。
肯尼亚交通部发布的铁路网规划(绿色线条为规划中的准轨铁路,黑色线条为石油管线,红色线条为高速公路)
“LAPSSET”计划简单来说,就是以肯尼亚的拉姆深水港,作为南苏丹和埃塞尔比亚两个非洲内陆国家在印度洋的出海口,通过准轨铁路将南苏丹的朱巴、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连接起来,形成东非陆海新通道。
说的更远一点,就不得不再强调一下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绵延7000余公里,从地中海东岸的黎巴嫩贝卡谷地,一直到非洲东部莫桑比克入海口,大裂谷周围分布众多湖泊与河流,因此也被成为“东非大湖区”。
东非大裂谷(图源网络,侵删)
“LAPSSET”打通肯尼亚、南苏丹与埃塞俄比亚的陆路连接后,将继续北上苏丹、埃及至中东地区,同时南下与坦赞铁路对接,远期则一直延伸至南非的好望角,这就是贯穿东非大湖区的“中东-非洲陆地走廊”计划。
这项计划的另一种表达式是:
从挟地中海、红海要冲的苏伊士运河,到扼大西洋、太平洋要冲的好望角,一条长达一万五千里、纵贯“中东-北非-东非-南非”的亚非陆地走廊将形成板块拼图。
中东-非洲陆地走廊示意图
综上,中肯之间的蒙内铁路,未来将连接乌干达,延伸至刚果(金),构建横贯非洲中部、连接两洋的非洲赤道大陆桥。中肯之间的拉姆深水港,未来将接续“LAPSSET”计划,并进一步打通从苏伊士运河到好望角的中东-非洲的陆地走廊。
这大抵就是本次中肯《联合声明》所提“合作建设陆海联动、协同发展的中非互联互通网络”的内涵。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