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两会定调物流发展新趋势

2025-03-12 20:13

  物流的融合渗透不仅在产业层面,更有广泛的内涵,比如在物流高地上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具有独特地缘优势,保障粮食安全需通过高效物流实现产销区协同,跨境物流要融入到区域合作中等等。

  物流要融入持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协定,推动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进程。

  总之,物流的发展要打好“组合拳”,做好“融合”文章,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四、行业增添新赛道

  两会提出物流行业要多维发展,开拓新赛道,实现新跨越。目前,西部陆海通道、低空物流、高铁物流就是具有代表性的新赛道。

  1、西部陆海新通道

  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中,有两个重点,一是保障中欧班列稳定畅通运行,二是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欧班列、丝路海运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2025年的任务是加快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提升口岸基础能力;实现“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更为重要的则是西部陆海新通道。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以成渝为主,向海图强的大通道、开放发展的大动脉,将与长江黄金水道、中欧班列实现互联互通,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阶段性目标完成的关键一年:推进平陆运河世纪工程,实现江海联运历史性突破,完成对东盟国家(地区)主要港口全覆盖;加快金沙江黄金水道建设、推进富宁港与平陆运河连接互通,进一步发掘水运潜能、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区域开放发展。

  重庆美联物流集团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开通东南线跨境铁路班列和海运联运专线,覆盖东南亚、中亚及欧洲市场,2024年货运量同比增长30%,通过多式联运优化降低综合物流成本25%。

  2、低空物流

  低空经济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25年的重点发展方向,是下一个万亿级风口,将出台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拓展城市级规模化应用场景。

  而其中的低空物流具有灵活性强、速度快、节能环保等优点,能与陆海联运交通体系互补。空铁联运,将是低空物流中有巨大潜力的应用场景。

  两会安排,低空智能网联基础设施将超前布局,低空飞行安全监管能力也将大幅提升,建设新型低空经济物流体系,培优发展低空物流场景应用新赛道,作为新兴的物流方式,低空物流将逐步改变传统的物流格局。

  有代表建议,深港两地人流物流频繁,发展低空物流具有巨大的潜力,应先行先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物流的发展。

  3、高铁物流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支持高铁物流的发展。全国高铁网络的形成,为发展高铁物流提供了强劲支撑。高铁发达的地区,具备先行先试构建高铁物流体系试点的条件。应建设国家高铁物流发展实验区、形成产业开放和空高联运。

  2024年初,郑渝高铁快运示范线开通,凭借高效、快捷的运输优势,货物发送量稳步增长,目前已突破百万件,累计运输货物7000多吨,今年1月5日,青岛至郑州高铁货运新线路开通。

  但我国高铁初期以“客运专线”立项,货运功能薄弱,运力闲置与市场需求矛盾突出,同时多式联运标准化滞后,制约物流效率提升,发展高铁物流,亟需加快适货化改造,推进多式联运标准化建设。

物流装备.jpg

  另外,两会要求,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物流要以发展的眼光参与其中。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中,物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借势成长。

  总之,让物流在更多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扩大不同物流赛道的汇合点,促进共同发展。

  五、创新突破旧思维

  目前来说,我国物流供需适配水平和价值创造能力不高,反映出供需适配机制与系统化解决方案的缺失,需要突破旧思维进行创新。

  比如,冷链物流的“断链”问题制约行业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重点,而难点是融资,可进行融资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冷链专项信贷产品,借鉴医药仓储物流REITs超额认购经验,推动冷链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物流发展的顶层架构指明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方向,两会中物流的话题,延续着这一思路,但是增加了新的内容,不仅体现在创新方面,更要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度,进行科技赋能。

  将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引入传统物流市场,助力行业沟通与创新服务,在两会的部署中,这些新的内容,更具体,更有可操作性。比如,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而顺丰同城接入DeepSeek大模型,加速即时物流场景智能化。

  物流企业要主动拥抱AI,武装自己,政府引导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的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实践中,要加强建设异构算力降低智算成本;夯实自主可控的智算底座,鼓励智能体大规模创新应用;存算协同发展,降低企业智算成本、提升计算效率;推动链主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智算配额,实现产业智算普惠。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仓储等,加快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等物流领域的应用验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迎来一体化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

  两会要求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目前,高智能人形机器人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有代表就提出在应用上也要突破,加速商业化普及,制定L3级别通用人形机器人销售补贴政策。

  汽车产业已经迈入智能化的高级阶段,智能驾驶(含辅助驾驶L1和L2级别、自动驾驶L3和L4级别)成为汽车工业的必争高地。我国L3级自动驾驶正开展上路通行试点,L4级自动驾驶示范应用稳步推进。

  目前的自动驾驶,重点要加快推进自动驾驶量产、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自动驾驶,目前并不缺乏,但量产,才是关键,只有量产,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应用并快速发展,才能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出台智能驾驶保险的行业标准和技术指引,鼓励车企与保险公司联合开发适配智能驾驶的保险产品既是创新,也是势在必行。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