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德国的农产品保鲜物流体系(二)
来源:互联网
| 2015-06-25 13:00
三、先进的食品保鲜和包装技术是农产品保鲜物流体系的前提
随着食品科技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德国不断加大对食品保鲜包装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积极采取各种食品保鲜技术措施。在德国、无论是肉类、鱼类、还是蔬菜、瓜果,从产地或加工厂到销售网点,只要进入流通领域,这些食品始终处在一个符合产品保质要求的冷藏链的通道中运行。在冷藏保鲜库中,全部采用风冷式,风机在电脑的控制下调节库温,叶菜在这种冷藏中能存放2-5天。另外,德国食品保鲜包装种类繁多、科学合理。即便是生鲜果蔬,也会分级包装,贴上标签。只要是块茎类不易压坏的均用小网袋袋装。对易损产品,如瓜果和禽蛋用专门纸箱包装,纸箱透气性良好。对肉类,分别有冷冻、真空和含气等包装形式。在批发市场,无论是蔬菜还是鲜鱼、肉类均在良好的冷藏环境中存放,蔬菜经产地清理加工后,成箱地存放在有冰块的塑料保温箱中。肉类包装普遍采用真空或含气包装。德国的肉类包装中含气保鲜包装比较普遍。含气保鲜包装与真空保鲜包装相比,在色泽、渗出液等方面,明显优于真空包装。
四、严格的食品安全检验和对保鲜运输的技术要求是农产品保鲜物流体系的保障
在农产品保鲜物流体系的各个环节上,同样需要质检、技术标准等众多有效的保障措施。在德国,联邦层面负责食品安全管理的部门是联邦食品、农业与消费者保护部(BMELV)。具体执行机构是联邦消费者保护与食品安全局(BVL2)和联邦风险评估所(BfR)。在食品安全和质检方面,德国政府通过完善的立法、严格的监督、严厉的惩罚等措施担当农产品市场的“铁面裁判”。其中BVL2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局负责对各联邦州开展食品安全监测和协助联邦州实施国家食品安全法规、建立统一的工作体系。当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BVL2代表BMELV成为事故处理中心。其次,遍布全国的农业合作社、食品工业协会、零售商协会等,更是农产品流通中的“监督员”。除了上述人为的安全措施,有关机构还对保鲜物流系统中的运输工具制定例行的检查,对冷藏链中的各种设备作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包括容器和
托盘的卫生标准等。
五、德国冷库和冷藏物流企业协会(VDKL)-德国农产品保鲜物流的主力军
该协会是一个由冷库和冷藏物流企业组织的经济协会。为欧盟范围内的食品公司提供冷冻食品和各类保鲜商品,涉及行业包括低温贮存、保鲜分发和物流配送等。其成员包括保鲜物流服务公司、制冷工业厂商和与之有关的商业公司和供应商。德国超过80%的该领域的企业是该协会的会员。除了提供一般性的服务,VDKL还代表会员与政府机构在国家和欧盟层面上交锋,积极为会员争取利益。另一项服务是为会员提供能源服务,作为一个共同体(vdkl-Strompool)批量购买电力,在莱比锡电力市场直接参与交易。为其会员提供极具吸引力的电力价格,并起到蓄水池的作用。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