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中国各类冷库不论规模大小、功能如何,以往均按土建工程模式建造,其中国有企业占到总容量的2/3,库龄多在30年左右。目前这种冷库在中国仍占主导地位,其建筑结构不合理,不适用现代冷链运作模式,必须进行整合改建和新冷库的建设。
上海冷藏库协会秘书长刘龙昌向记者透露,截至去年年底,上海冷库容量已达563.11万立方米。其中,冻结物冷藏库容量为477.98万立方米;冷却物冷藏库容量为85.13万立方米。在上海,传统的土建式冷藏库仍占主导地位,现代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刚起步,服务功能刚开始向市场化过渡,冷库功能正从计划经济下的“储藏型”向冷链物流型转变。
关于中国冷库未来的发展,业内人士认为,可以参照和借鉴国外冷库的现有运作模式以及发展路径。但在农业集约化生产成本日益提高,未来生鲜电商配送规模不断壮大的情况下,中小型冷库需求缺口或许会更大。不管怎样,安全、节能、精准的冷库,必然会受到市场的青睐。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