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是现代物流配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必然发展。通过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内涵的分析,提出一个合理、高效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应当是在实体配送网、虚拟配送网与客户营销网“三网合一”基础上的综合配送体系,并对“三网合一”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
配送作为连接下游客户的“最后一公里”而直接面向客户提供物流服务,其服务的效率高低与质量优劣将直接影响着下游客户对上游物流服务提供方所提供的一切物流活动的最终评价。因此,配送活动不仅影响着物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甚至可以说物流成果主要是通过配送来实现的,它是将事物的物质特性转换为经济价值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这也为物流配送活动向着“高效化、虚拟化和低成本化”方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传统物流配送向更为先进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演进提供了可能。
1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内涵
作为21世纪重要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开启了人类商业模式的新篇章。其无纸化办公、信息化管理、低成本高效率运营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空间与盈利能力,也为物流配送在新环境下突破配送差错率高、配送信息不对称、配送中心冗余库存多等问题提供了较好的途径,即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演进。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是现代物流配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新发展,是符合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物流配送。所谓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是指配送主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而开展的配送活动。具体来讲,就是指配送主体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手段,针对社会需求,严格地、守信用地按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一系列分类、编配、整理、分工、配货等工作,定时、定点、定量地交给没有范围限制的各类用户,满足其对商品的需求。
与传统的物流配送相比,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具有以下特征:
(1)虚拟性。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虚拟性来源于网络的虚拟性。通过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配送活动已由过去的实体空间拓展到了虚拟网络空间,实体作业节点可以虚拟信息节点的形式表现出来;实体配送活动的各项职能和功能可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模拟,通过虚拟配送,找到实体配送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从而进行组合优化,最终实现实体配送过程达到效率最高、费用最少、距离最短、时间最少的目标。
(2)实时性。虚拟性的特性不仅能够有助于辅助决策,让决策者获得高效的决策信息支持,还可以实现对配送过程实时管理。配送要素数字化、代码化之后,突破了时空制约,配送业务运营商与客户均可通过共享信息平台获取相应配送信息,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各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效地缩小了配送活动过程中的运作不确定性与环节间的衔接不确定性,打破以往配送途中的“失控”状态,做到全程的“监控配送”。
(3)个性化。个性化配送是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重要特性之一。作为“末端运输”的配送服务,所面对的市场需求是“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小规模的频繁配送将导致配送企业的成本增加,这就必须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个性化配送正是这样一个开采不尽的“利润源泉”。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个性化体现为“配”的个性化和“送”的个性化。“配”的个性化主要指通过配送企业在流通节点(配送中心)根据客户的指令对配送对象进行个性化流通加工,从而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送”的个性化主要是指依据客户要求的配送习惯、喜好的配送方式等为每一位客户制定量体裁衣式的配送方案。
(4)增值性。除了传统的分拣、备货、配货、加工、包装、送货等作业以外,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功能还向上游延伸到市场调研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延伸到物流咨询、物流方案的选择和规划,库存控制决策,物流教育与培训等附加功能,从而为客户提供具有更多增值性的物流服务。
2“三网合一”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网络体系
要开展高效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活动就离不开高效的配送网络支撑,物流网络的效率制约着物流系统的效率。在进行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系统化推进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规划三个网络:实体配送网、虚拟配送网、客户营销网,只有达到“三网合一”,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以上特征。
2.1实体配送网
实体配送网络是运载工具、配送商品进行空间位移,最终实现产品价值转移的物质基础。实体配送网络由节点和线路构成,线路决定节点,节点衔接线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配送服务已突破了地域的界限,客观上要求形成跨地域的配送网络,这就给配送服务提供商在配送管理上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陌生的环境中有效地利用物流资源,成为物流服务商打破地域限制、实现网络拓展的关键。在以条块割据为主的中国物流市场上,物流服务商之间市场信息互不相通,物流资源互不共享,物流服务商缺乏全局观,市场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形成我们今天物流市场“多、小、散、弱”这样一个客观存在。除了体制方面的原因,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是形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传统的管理方式与手段已无法在具有较大空间跨度且市场需求多变的环境下实施有效管理。此外,配送服务商还面临着另一个问题就是配送过程的“失控”。
当配送产品离开物流节点后,就完全处于“黑箱”状态;客户不知道此时此刻货物的状态;配送车辆目前行驶到何地,为何在规定的时间没有收到订单货物,货物的在途状态如何;而配送服务提供商也无法确切获知配送商品的在途信息,这就形成了配送过程的管理盲点。盲点的存在必然导致效率的下降甚至是“道德风险”,从而增加了配送成本、降低了服务水平。因此,实体配送网络的规划除了进行线路选择、节点选址、节点数量设定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打破节点资源的信息孤岛,如何让实体配送网络始终处于管理中心的监控之下,消除配送盲点,实现对配送过程的动态化管理,这就离不开虚拟配送网络的支撑。
2.2虚拟配送网
虚拟配送网络是实体配送网络在虚拟空间的映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辟了与实体空间完全不同的虚拟世界,现实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模拟,更为重要的是虚拟世界中没有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大大拓展了人类的活动领域。所谓虚拟配送网络是指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搭建信息节点与信息通道,以信息要素为纽带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实体节点和线路紧密联结在一起,为实体配送活动提供信息支持的信息网络。随着电子商务物流业务开展的深入,配送网络在不断地扩展,配送资源也在不断地增加,客户对配送全程的信息获取也变得更加迫切。虚拟配送网络使不同空间跨度内的物流资源要素集成和配送全程的信息驱动成为了现实。
市场信息的封闭制约了配送服务商规模的扩展与服务水平的提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是企业进行资源配置的主渠道,资源市场化、社会化,一个理性的厂商应当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参与市场活动,而将企业有限的自有资源用于真正具有核心优势的领域。但目前中国物流市场的现状是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十分严重,且业务开展往往只限于范围较小的区域市场。通过物流资源数字化之后,无论配送服务商处于哪一地理位置都能够快速地搜寻到所需要的资源,通过市场机制将其纳入到本企业的配送网络中来,从而有效地缩短市场搜寻的时间,快速集成所需要素,减少搜寻成本,增强服务能力。
另外,通过GPS、GIS、RFID、GSM等技术综合应运,将物流节点内部信息与在途车辆信息与控制中心信息系统相对接,使得控制中心能够获得实时的动态数据,发布的指令能够即刻得到执行,从而消除配送盲点,提高配送的效率。同时,客户对实时配送信息的获取也成为可能。客户通过登录配送服务商的信息平台,如电子商务网站或呼叫中心,根据配送服务商分配的权限查询所需的个性化信息,亦可通过信息平台向配送服务商提出变动指令,使配送服务更符合客户的真实需求。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麻省理工大学就提出了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产品电子代码)的概念,它是一个复杂全面的综合系统,在计算机互联网和RFID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给每个实体对象惟一的代码,构造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这是继条码技术之后在物流配送及产品管理领域的又一次革命性技术。目前这一技术已在我国的烟草行业得到率先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加上近年来快速发展的GPRS、3G等无线通讯技术,实现无盲点的全程配送已经成为可能。
2.3客户营销网
营销网络是企业进行产品或服务宣传,为营销人员提供营销支持的重要渠道。在拉动式的物流市场运营环境下,市场的客户需求决定了配送服务商所需提供的服务功能与服务方式。订制化的配送服务成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市场上客户需求的主要特征。客户的配送习惯、配送偏好、对配送商品的独特要求(如进行流通加工)等都是配送服务商在进行市场服务、参与市场竞争前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信息。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客户的真实和潜在需求,提供更具增值性的配送服务,就必须通过营销网络去获取这些信息,并向市场的现实客户与潜在客户推广其服务的产品。营销网络是配送服务商走向市场与客户了解企业的重要窗口;是企业感知市场需求信息,提高服务柔性的重要渠道,科学合理的营销网络规划成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服务商能否被市场认知、能否维系客户忠诚的重要因素。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对这一网络的规划与建设应当更加注重其电子商务特征,网络营销是比门店营销更具优势也具有更广泛服务面的营销渠道。
综上所述,实体配送网络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服务提供基础设施、设备保障,是配送服务商借以开展配送服务的物质基础;虚拟配送网络为实体配送作业提供信息支持,通过信息要素将配送企业内部作业、在途配送过程、不同地域的配送资源及市场客户对配送信息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消除配送盲点,实现配送全程的透明化;客户营销网络是匹配配送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产品与市场客户需求的重要渠道,通过这一渠道实现交易契约的达成。实体配送网络、虚拟配送网络、客户营销网络是配送服务商提供现代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服务所不可或缺的网络体系,缺少任何一个网络,都将大大降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效率。在这三个网络中,虚拟配送网的规划与构建是关键,作为衔接实体配送网与客户营销网的纽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系统的效率与效益。
3“三网合一”的构建策略
3.1广泛采用无线技术。在物流配送活动过程中物质的空间位置总是不断变换,流动式的作业环境客观上要求移动式的管理手段,将管理活动从固定的场所中解放出来。对于配送节点内部的信息收集与传递可以大量采用RFID技术,通过无线数据终端将数据传回信息中心进行处理;对于在途配送过程可以采用GPS、GSM/GPRS技术,通过无线信号终端保持与总部的信息联络;对于客户对配送全程信息的查询需求可采用无线网络接入技术,使得客户可在任何地点通过网络终端(如笔记本电脑、商务智能手机)接入配送企业的信息中心,查询所需信息。移动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的二次革命。
3.2注重公共信息平台的搭建。鉴于信息化建设需大量资金与技术投入的事实,当前在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中国物流市场上多数企业不具备进行企业全方位信息化改造的能力,这也是客观上造成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业务开展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解决这一资源瓶颈,最佳的途径便是寻求联盟的力量。由行业协会或是若干企业联盟共同搭建公共信息平台,然后以市场租赁的方式向需求方出租使用功能,这样可以节省企业大量的资源投入,并充分发挥平台的规模效益。
3.3注意标准的采用。由于当前在物流信息化方面没有全国性的统一标准,行业标准也较少,企业纷纷采用自行定制的企业标准,这将大大降低信息在不同企业物流信息系统间的传递效率,造成系统对接不顺畅。因此,尽快制定统一的国家标准对于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十分重要。
3.4注重信息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设计的最大优势在于可实现系统的随意调整而不影响其它模块的正常运行。如今,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都在快速变化,多变的市场需求更加强调了系统的柔性。模块化设计的系统通过预留的系统接口可以进行系统功能的任意增删,同时又保证其它模块的功能正常。从某种意义上说,模块化的信息系统增加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网络的柔性程度,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服务商更好地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