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以来,物流与电商界发生了新的变化,在电子商务企业纷纷涉足物流业的大趋势下,身处电子商务生态圈中至关重要一环的物流业,面对电子商务高速发展也不甘寂寞,不少物流企业已不满足于只“跑腿”,而是把触角伸向了产业链的上游-电子商务。在第四届中国快运物流发展大会上获悉,目前中国邮政、中铁快运、顺丰速运、宅急送、申通快递等国内知名的物流企业正依托自身的物流网络和电子商务配送经验,跨界至电子商务领域。双方逐渐向对方擅长的领域渗透发展,是竞争而非合作。
也有不甘寂寞的物流老板开始炮轰电子商务企业不务正业:“电商做物流的生意,就是在跟物流抢市场。你凭什么跑到我的地盘上?你跑到我的地盘上就是跟我争!”星辰急便总裁陈平在京举行的快运物流行业年会上炮轰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物流言论引发现场哗然,这场物流界举办的发展大会彻底变质成为电商与物流跨界之争的讨论大会。
电子商务为何热衷自建物流?聚美优品CEO陈鸥表示,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服务不够,丢损货件投诉居高不下,对电商企业产生很不利的影响。凡客诚品、如风达快递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白光利也表示,快递网络覆盖不足,送件人员服务态度不佳,第三方物流存在缺陷,在这种情况下他坦承,自建物流实乃无奈之举。
但在陈平看来,这些都不足以成立,因为没有好的物流所以自建物流只是电商企业的借口,中国的快递物流发展了近20年,已经有顺丰这样优秀的快递公司满足电商配送需求,电商企业之所以执意自建物流,是基于三个考量。
陈平认为,目前的电商巨头唯有物流是短板,新兴电商企业在没有其他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只能攻其弱点,自建物流。其次,是出于跟风效应。再者,所有电商都可能抱有理想,认为今后可以将自己的个性化第二方物流转化为第三方物流,面向社会开放,将成为规模庞大的物流公司。
“说到我们物流质量不行,实际上也是因为价格倒挂的缘故。”陈平认为,电子商务的自建物流为维护其高质量,不惜高成本、倒挂成本运营以达到个性化服务,据说最高一单物流成本达到25元,平均18元,这一点传统物流不可能做到。而且按照目前的情况,“电商自己吃肥肉,让快递公司啃骨头。自建物流配送的都是江浙沪粤京津等地区,留给我们的都是犄角旮旯。”
陈平算了一笔账,电商给传统第三方物流的价格,北京城区最低4.5元,其中工作单1元,派件员提成2元,剩下的1.5元要刨除满500单优惠的5%还有不能及时送件等等质量要求的钱,4.5元的收入变成8.5元的成本,这种市场行为任何人都无能为力。
陈平认为,电商如果愿意把物流利润分一部分给快递企业,也不至于解决不了质量问题。他亦反驳电商认为自建物流有助于提升订单量,但事实上倘若电商完全掌握物流,也会面临价格成本倒挂的问题,届时订单量越多,亏损越大。“要是想降低成本,就得开放,就得社会化,就得把个性化转化成标准化,那还是得变成第三方物流。”
陈平的观点得到众多物流同仁的支持,申通快递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夏祖彬提到,在网络覆盖的问题上,申通能够承担电商订单的94%,而申通应是行业中除邮政外网络覆盖最高的公司,即使是二三名也相差不多,理应满足电商的需求。至于剩下的6%就是申通接下来努力要做的。
科尔尼咨询公司中国区董事李建更直白的表示,“如果是我想要改行,我首先要问自己是不是本行业里做得最好的,如果不是那有什么资格做新的?”李健认为,社会的发展方向始终应该是专业化分工更合适。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副总裁黄伟亦表示,即使涉足电子商务,但顺风不会转行为电商企业,他认为企业应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而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创业浪潮已经由电子商务行业延伸到物流业,电子商务自建物流和物流企业进军电子商务交叉重叠,将来电子商务领域的竞争肯定会越来越激烈。这种跨界的规模扩展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陷入困境,与其这样,倒不如在物流业细分市场,提供差异化服务更可行。在人们不断对物流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的当下,整个物流行业从整体到局部,从粗放式发展到精细化发展的趋势不可改变,未来电子商务的竞争点必然更加细分、更加精细化。
业界有分析人士指出,不论是阿里巴巴的“大物流”战略,还是京东商城的自建物流,都无法在短期内改变整个物流体系的缺陷。除了构建“大物流”和“自建物流”,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有一种更加直接有效的方式,即建设短距物流。从“整体”到“局部”的思路转化能够给电子商务或者物流企业带来新的机会。
只有让物流与其他环节很好地匹配起来,电子商务的盈利才能真正兑现。正是看到这点,京东、凡客、当当等一批电商企业已先行一步建立了自己的物流体系。我国电子商务的巨鳄阿里巴巴虽然没有赶上头班车,但随后的几个举措也足见其解决物流瓶颈的决心。去年6月,阿里巴巴宣布推出淘宝大物流计划;10月淘宝自建物流,并开始在全国52个城市陆续建立分仓;今年4月,阿里巴巴与浙江省邮政物流速递有限公司签署了协议,双方将在仓储和配送等外贸物流环节进行合作。
逐利是商家天性,哪里有钱往哪里去,本无可厚非,但目前来看,电子商务领域显然充满了躁动不安的逐利气息。在电商企业涉足物流业的同时,物流业也跃跃欲试进军电商界。这样的行为可以说是“逆向而行”,也可以看成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的角色转变,有的是为了尝鲜,也有的是为迎合资本。但这样的过程中容易滋生风险,其中的问题也会在诸如黄金周这样的关键时刻暴露出来。今年5月,国家邮政局曾发布一份快递邮政业申诉情况通告,快件延误、快件丢失及内件短少的问题占有效申诉量的比重较大。显然,在物流还没有做好的时候就盲目涉入非专业领域,不是明智的选择。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信息化专家、上海富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师尊俐曾经分析,在快递行业经历一番折腾后,最终通过重组并购还是会回归正统,该玩电商的玩电商,该玩物流的玩物流,“专注”、“专业”永远是正道。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