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底层支撑技术:基于Microsoft •Net Framework环境和微软SQL Server2005平台下的IoC组件集成、智能代理、数据挖掘、互联网分布式处理等技术。
2、共性服务执行关键技术:消息集成、服务集成、数据集成、过程集成、门户集成。
3、业务流整合:物流综合业务、口岸贸易物流、加工贸易供应链、资金流管理。
本项目使用的关键技术
IoC组件集成,智能代理,数据挖掘等技术。
消息集成,服务集成,数据集成,过程集成,门户集成等集成技术。
1、IoC组件技术
IoC组件集成技术,即控制反转组插入技术,是指在程序执行时控制权的转移;它是软件架构体系下的成熟的组件技术概念。IoC的目标是要求设计好的组件不由应用程序自己控制而由框架控制, 这样可以使系统变得更加独立, 从而易于扩展维护,增加系统可移性, 实现这个目标有多种方式如DI(Dependency Injection), Service Locator等,IoC容器是帮助实现这一目标的组件。
图:IoC组件部署
2、智能代理技术
软件智能代理的作用是授权系统完成某些用户的任务系列的独立执行,减少用户的干预,在执行过程中,系统利用一定的知识表示手段或能力来增强系统的处理能力,提高系统处理效率。
软件智能代理为实现用户的利益,需达到如下目标能力:
独立地或很少需用户干预地完成任务
对环境做出一定响应
具备一定通讯沟通能力
能够进行一定的任务定制处理能力
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智能代理代理用户执行一定的任务,需要自动地独立地进行事务处理;智能代理能够与用户或其它代理进行沟通,如通知用户处理结果或事件触发,与其它代理沟通以取得必要的信息或进行某一任务的分布式处理,Internet不仅为各种数据访问提供了更大的方便,也为代理的通讯提供了方便的途径;多代理系统,或可相互通信的其它代理系统,成为处理复杂任务的有效途径。无需用户特别的指令干预,即能对事件作出响应;通过一定配置文件或用户信息数据库记录,对用户任务执行进行定制,甚至可以通过语音友好接口进行交互沟通等;智能代理的学习能力是一项复杂而很有帮助的能力,代理能够根据一定的知识表示规则从用户处理行为中进行学习,并适应一定的用户行为模式。常见代理有Web网络代理、侦察代理、过程自动化代理、网管代理、电子商务代理、信息搜索代理等。
3、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是一个利用各种分析工具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主要特点是对企业大量业务数据进行抽取、清理、分析,转换为新的存储形式等模型化处理,从中提取辅助企业决策的关键性数据。因此,数据挖掘可以按企业既定业务目标,对大量的企业数据进行探索和分析,揭示隐藏的、未知的或验证已知的规律性,并进一步将其模型化的先进有效的方法。数据挖掘的对象可为数据库、文件系统或其他任何组织在一起的数据集合。
数据挖掘过程一般由3个主要阶段组成:数据准备、数据采集、结果表达和解释。
(1)数据准备对于数据挖掘的成功应用至关重要,数据准备大致分为3步: 数据集成、数据选择、数据转化。数据集成是从多个异质操作性数据库、文件或遗留系统提取并集成数据;数据选择是在相关领域和专家知识的指导下,辨别出需要进行分析的数据集合,缩小挖掘范围,避免盲目搜索,提高数据挖掘的效率和质量;数据缩减和转化是在挖掘前对选定的数据,加以精炼处理,在专家的指导下得到的数据。
(2)数据采集作为数据挖掘技术的核心,主要是在确定挖掘任务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数据挖掘技术和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反复迭代的搜索,从数据集合中抽取隐藏的、新颖的模式。如决策树、聚类分析技术、关联发现和序列发现技术等。
(3)结果表达和解释是对数据挖掘发现的模式进行解释和评价,过滤出有用的知识呈现给用户。
4、消息集成
通过消息队列进行发送、接收、缓冲等,实现异步消息的系统协同,以消息包的形式进行消息的存储转发,再通过消息格式转换和影射(Mapping),实现消息的交换,以达到信息的交换、处理和集成。
图:Dot Net 企业服务架构
图:Web Service 调用模式
服务集成是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集成技术,对各个子系统提供对外服务接口和数据规范定义;各子系统是组件化的设计,它们提供的服务是通过符合一定规范的服务总线来通讯,以接口的形式对外提供服务,服务集成通过内置的消息引擎来管理子系统之间总线通讯。
6、数据集成
数据集成是一种把企业的各种数据,集中管理和存放,提高数据的紧密关联,从整体上考虑数据存储结构和处理格式的设计,增强数据访问和更新操作实时性,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可用性和正确性。
我们在设计数据存储结构时,采用集中式存放,提高数据表之间的关联和规则控制;利用数据缓冲技术,提高数据集中访问性能,因为集中式的数据访问容易带来性能上的瓶颈。
同时对于不同系统之间,利用数据的复制、合并、过滤等分布式技术对数据进行连接,作为对集中式数据访问方式的补充。
7、过程集成
图:工作流执行时架构
过程集成利用工作流控制技术,对业务操作环节,进行流向控制和操作点衔接,增强业务处理的交互性和自动化、智能化,缩短操作时间,降低出错率,提高业务吞吐量,同时降低操作成本。
过程集成涉及到对工作流程的设计、定制和优化,在用户操作层面上提供一体化的操作环境,同时过程集成的实现也离不开其它集成技术如消息集成、服务集成和数据集成技术的支持。
工作流技术应用广泛,其实现方式,多种多样;工作流包括顺序流和状态流,顺序流分串行和并行方式,状态流是基于事件状态变更推进流程处理;在工作流处理中,业务规则等用来帮助流程决策和条件判断,规则可以在流程执行中进行变更,以应对实际情况的变化发生。
对于一个物流订单业务,可能会涉及仓储、运输、报关等环节,通过过程集成,把它们组成工作流,使各个物流服务环节的执行能够相互连接,并在统一平台上进行跟踪和信息反馈,提高了订单处理的效率,为客户赢得宝贵的物流时间,加快客户供应链的信息集成,使物流价值朝客户的一端流动。
8、门户集成
门户集成,提供企业内外信息的连接,沟通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使企业内的部分资源能够为合作伙伴所充分利用,加快供应链信息的透明传递,促进供应链的管理活动落实和执行。
信息门户为需要寻找企业资源的用户提供一个个性化的集成定制环境,提供用户定位和组织资源,以适合特定用户工作环境需要的流程组织过程。有了门户集成功能,用户能够按照自己工作的特定要求,合理安排和组织可用资源为一个整合的流程,使与用户完成任务有关的信息能够呈现给用户,而无关的信息被暂时屏蔽。
(三)平台技术架构:
平台架构图说明
图的中心部分是核心的软件技术,包括IoC组件技术、智能代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互联网分布式处理技术等,它们支持平台的底层实现,实现系统灵活性、可移植性和可替换性。
组件的外围代表的是以组件为核心提供业务平台服务功能执行系列,包括消息集成功能、数据集成、功能集成、过程集成等,并且它们是可以联结在一起,共同服务于顶层业务处理模块。
最外围的四个区域代表的是不同业务领域建立在平台服务功能执行系列基础上,它们通过平台服务功能系列来实现相互之间的连接和协同,促进供应链过程的不同业务环节之间无缝连接,使得价值链上执行效率最大化,资源浪费和损失最小。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