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快递物流业如何发力?主攻这10大方向

来源:艾媒咨询 | 2022-08-22 16:23

  77.jpg

  本报告研究涉及以下企业/案例:顺丰速运,京东物流,德邦快递,极兔速递,联邦快递,UPS快递

  — 1核心观点

  市场规模:

  中国快递业务量踏入千亿级别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2022年中国快递服务行业业务量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2021年由于疫情的反复,中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以29.9%的增速增长至1083.1亿件。截至2022年6月30日,全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512.2亿件,同比增长率为3.7%。中国快递业务累计收入达到4982.2亿元,同比增长2.9%。

  发展现状:

  同城配送是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消费者使用同城配送品类第一的是商超零售,占比55.4%;其次是鲜花蛋糕和生鲜果蔬,占比51.8%和50.3%。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美团、饿了么等加入同城配送行列,竞争将会越来越大

  未来趋势:

  快递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构筑生产经营核心资产

  未来,快递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将进一步加速快递服务制造业的成熟模式将进入复制推广期;国际供应链服务能力初显,龙头企业在国际领域的竞合将开启新端;制造业企业对第三方快递物流服务的需求大幅提升;快递服务制造业新模式加快推广。

  — 2报告内容节选

  中国快递物流行业发展背景分析:物流业务指数

  2021年,全国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0332亿元,同比增长17.5%。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竞争仍然激烈。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共达4982亿元。

  中国快递物流行业发展背景分析:投融资规模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物流行业投融资规模在2月份达到最高金额,为132.16亿,投融资数量最多的是6月份,数量为21个。

  中国社会物流总额数据分析

  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物流总额128.8万亿元,同比增长3.0%;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物流需求总体保持扩张态势,5月当月物流增速止跌回升,物流运行的积极变化增加,保通保畅成效显现。

  中国消费者经常使用快递物流品牌十强

  数据显示,顺丰和中通快递是消费者邮寄快递的首选,为53.8%和52.5%;其次是圆通、申通和韵达,分别为47.3%、44.1%和42.4%。而美团的占比最低,仅有9.2%消费者使用。

  中国消费者选择快递物流时考虑因素

  数据显示,在选择快递物流时,超过7成的用户首先考虑方便和速度,其次才是安全性、服务态度、品牌信誉和价格等因素。而考虑公司规模仅占14.4%。

  中国消费者偏好快递接收方式

  数据显示,64.5%的受访者会更偏向于选择将快递放在智能快递柜;其次,选择放在便利店代收处和快递驿站的用户分别占52.0%和42.9%。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这表明更多的用户偏向于让快递被“代签收”,这种代签收的方式更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随着电商及网络购物的发展,快递代签收的方式在未来将被长期使用,智能快递柜是重点发展方向。

  中国快递物流最需要改进问题

  数据显示,有54.9%的消费者认为中国快递物流的服务态度需要改善;其次是提高邮寄件的速度,占比为52.8%。而保障货物安全和增加服务网点占比分别为42.5%和35.2%。降低服务费用反而出乎意料的未进前5,仅位居第6。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许多快递公司一味强调供应链的完善,却忽视了员工的素质培训,这也导致“改善服务态度”成为中国快递物流需要改进的问题

  中国消费者使用快递频率和快递完整性分析

  数据显示,2022年每天使用快递服务的中国消费者占比为44.6%;而经常使用快递服务的消费者占比为34.6%;很少使用快递服务的消费者仅占6.3%。中国消费者收到快递包裹很完整的占比仅有56.6%,不足6成。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快递物流行业过于注重时效性,而忽视对工作质量的要求。

  中国消费者最看重快递员品质Top10

  数据显示,守时是消费者最看重快递员应该具备的品质,占比为55.5%;其次是工作态度认真和有责任心,占比分别为53.1%和52.4%。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虽然现在中国物流体系很发达,但是准时准点的问题还是困扰许多消费者。

  中国消费者希望智能物流改进部分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消费者希望智能物流能够提高物流系统网络化程度,占比为71.4%。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物流网络化程度时效性程度依旧较低,不能精准反馈给客户快递物流所在地点与到达时间。其次是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占比为70.1%。

  中国消费者最常使用快递物流方式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消费者最常使用快递物流方式是普通快递,占比为53.3%;其次是同城配送和时效快递,占比为48.1%和40.3%。

  2022年中国消费者最常用快递下单方式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消费者最常用快递下单方式,占比最多的是微信小程序,占比分别为25%;其次是快递APP和支付宝,占比均为23%。直接去快递服务站下单的占比最少,仅为11%。

  中国消费者希望增加智能快递柜新功能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消费者希望增加智能快递柜的广告宣传功能,占比为61.1%;其次是自动售卖产品和信息查询功能,分别占比为45.8%和43.6%。

  — 32022-2023中国快递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 搭建智慧供应链,推动产业升级

  快递运营由市场驱动转向科技赋能。伴随 5G、 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等科技更多应用于快递物流领域,行业发展质效不断提升。数字科技让我们更加高效对抗疫情,冷链溯源让食品寄递更加安全,供应链走向柔性化、定制化、数字化,零售全渠道、需求碎片化,寄递迈向智能化自动化、服务愈发精准化。快递物流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科技创新让快递运营更加智慧、高效,从而激发更多市场需求。

  2. 快递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构筑生产经营核心资产

  快递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将进一步加速。一是快递服务制造业的成熟模式将进入复制推广期,收入规模快速提升;二是国际供应链服务能力初显,尤其是邮政、顺丰、中通等龙头企业在国际领域的竞合将开启新端;三是制造业企业对第三方快递物流服务的需求大幅提升;四是快递服务制造业新模式加快推广,如F2C、C2M等仓配模式,预售下沉+前置仓发货模式,产业园区拓客模式等均将快速普及。

  3. 跨境电商引领中国快递物流国际化

  随着RCEP正式生效,跨境电商发展再提速。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相关产品将会享受大幅关税减让等优惠待遇,降低跨境电商卖家出海成本。电子商务制度性框架建立,加强成员国之间电子商务的使用与合作,帮助中小企业克服使用电子商务的障碍。除此之外,市场的需求也会带动东南亚地区包括物流及仓储在内的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中国卖家的大幅增长。

  4. 新零售引领快递业变革

  直播电商将强化赋能供应链。一是缩短供应链环节。直播电商跳过中间商,直连工厂与消费者。环节的减少可以帮助品牌发掘并覆盖潜在消费群体。同时直播结果可以迅速反馈到生产端,提高供应链定制能力。此外直播倒逼供应链提高了响应速度,提高了上新频次与数量;二是仓配一体化需求增加。直播电商的出货特征是集中爆发的碎片化订单,为高效的仓配一体化模式提供了适用场景。

  5. 同城配送需求兴起

  疫情加速居民消费线上化,线上下单、线下送达成为后疫情。新冠疫情期间,大量线下业态陷入停摆状态,促使各行各业的商户积极拥抱线上化。同时,由于全国多地小区的封闭化管理措施,居民即时消费行为逐渐由线下切换为线 上。供需双方的共同推动,同城即时消费在疫情期间迎来爆发。即使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线下活动日渐恢复,供给端的结构性变化与需求端习惯的养成使得线上下单、线下送达模式已然成为新常态

  6. “快递物流”市场下沉

  三四线城市及农村等下沉市场的快速成长,在让消费者享受到经济网购服务的同时,也令快递市场获得了新的规模扩张。2021上半年我国乡(镇)网点覆盖率达98%。目前寄递网络由下乡向进村迈进,通过邮快合作、快商合作等多种合作模式推进快递下乡,现在已实现了10万个行政村的邮快合作,2022年力争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7. 从价格战转价值战

  随着快递大幅提速,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以压低单票价换取更大市场份额,成了快递业普遍的竞争方式。由于市场的失调,监管部门出手使得全网上调派费,释放出不打价格战。而打价值战的明确信号。新的派费标准落实到位后,快递员的收入也将得到提高。

  8. 行业集中度保持高位,上下游渗透经营

  未来我国快递行业将逐渐形成以少数大型快递企业为主导、众多中小快递企业进行区域性补充的竞争格局。快递行业资本密集的特征,将导致大型快递企业的资本优势更为突出,可调配的资源更加充足,可覆盖的范围更加广泛,可提供的服务更加多元,可依赖的技术和经验更加先进,从而对市场具备更多的话语权,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未来快递行业将以少数大型快递企业为主导,并保持较高的市场集中度

  9. 行业整合继续加剧

  快递行业的整体高增长将继续吸引资本方的关注,资本将助推行业的并购整合。许多外部产业和机构将继续通过杠杆化资本参与进来,而行业本身也将有更多的同行、同区域一体化。

  10. 多式联运推动运输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是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的主要举措,也是推动国际贸易便利化的基础工程。同时,多式联运也是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我国多式联运货运量在货运总量中占比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货物损耗和货运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自2016年起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改委开展了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到2020年第四批示范工程基本投入建设,2022年国家将继续加强货运物流行业融合多式联运深入发展。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