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青睐物流市场

来源:中国物流产品网 | 2006-07-04 09:32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一种以空中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的定位系统,在全球任何地方以及近地空间能够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车行速度及精确的时间信息。GPS自问世以来,就以其高精度、全天候、全球覆盖、方便灵活吸引了众多用户。目前,GPS已成为国际通行的用于监控车辆的有效设备。近年来,我国的GPS应用发展势头迅猛,短短几年,GPS在我国的应用已从少数科研单位和军用部门迅速扩展到各个民用领域。据广州保信科技总经理胡荣分析,我国GPS系统的客户主要定位于四大类:一类是集团用车,GPS系统便于管理者监控车的使用情况;第二类是物流车辆,主要是长途运输车辆,解决合理调度及货物防盗问题;第三类是出租车;第四类是私家车。

    市场竞争急剧升温

    GPS汽车导航系统作为在民用领域的主要应用之一,近年来正逐渐被有车族所熟知,成为汽车后装市场的热门话题,大有演变成主流之势。GPS汽车导航系统可以通过接收卫星信号,配合电子地图数据,随时掌握使用者自己所在的方位信息。

    我国汽车市场容量巨大,使得GPS车载导航产品的应用前景愈加诱人,各企业也纷纷开始谋划新一轮的“圈地运动”。据了解,松下、健伍、阿尔派等国际汽车电子企业已迈出进驻国内车载导航市场的步伐;新科、上广电、康佳等国内家电巨头推出了车载导航产品及开发计划;作为国内专业的汽车影音厂商佛山好帮手、惠州华阳等也不甘落后,相应的GPS车载导航产品也纷纷上阵,各路诸侯云集,市场急剧升温。

    除私家车外,北京市计划在2008年之前给全市的公共汽车安装GPS监控系统,北京市的出租车也将于2008年之前完成GPS监控系统的安装,以便通过出租监控中心监控每一辆出租车的位置,保障乘客和司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车价的不断下降,未来几年,国内汽车整体上对GPS导航系统的需求量,将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递增,到2008年,中国GPS汽车市场可能达到发展的小高峰。

    应用前景十分诱人

    国内GPS应用最大的利好是来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智能交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对电子地图的迫切需求,也将带动系统技术、中心软件、终端产品、信息服务、增值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

    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崔伟宏认为,物流系统将是奥运会筹备工作中的一大重点。奥运期间估计物流量为3亿吨,91%走公路,7%走航运,将要形成432亿元人民币的物流市场。因此,建立物流控制与管理系统成为北京经济发展和筹备奥运的重大举措之一,并将产生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据悉,全国物流业的运输车辆将会陆续安装GPS导航及安全系统,3-4年内将有100万辆运输车安装GPS安全监控系统。

    2005年,江西省交通厅开始建立安全运行统一平台——GPS监控系统,从而进一步保证驾驶员的人身安全和机动车的财产安全,减少超速、超员、疲劳驾驶等违规违章行为,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据悉,对于3年内安装GPS的营运车辆,江西省交通厅还给予适当补助:2005年内安装GPS的,每台补助1200元;2006年内安装GPS的,每台补助900元;2007年内安装GPS的,每台补助600元。运管部门的GPS监控平台,江西省交通厅每台补助8000元。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既是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又是鼓励营运人安装GPS监控系统,以便尽快建立起交通运输安全平台。

    前不久,天津港“集装箱码头生产过程控制、可视化管理系统”也正式启用。该系统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GPS服务于码头集装箱业务,通过GPS的监控管理,到港货物可被有条不紊地通过附着在岸机械手上的定位装置,以误差不超过20厘米的精度被装卸到预定的货位。

    可以预见,我国的GPS应用市场已经到了呼之欲出的关键阶段。

    物流市场有待突破

    GPS不仅是汽车的守护神,同时也是物流行业管理的智多星。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将是GPS继汽车市场后的第二大主要消费群体。调查显示,国内多数GPS营运商乐观表示,未来的2-3年将是GPS行业冲关物流行业的最佳时机。

    众所周知,物流运输行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产业,各类物流运输仓储企业虽然在长期发民用工业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由于车辆动态信息的实时监控一直未得到解决,信息反馈不及时、不精确、不全面等问题导致了运力的大量浪费与运作成本的居高不下。据统计,在我国120多万公里的公路上跑动着的1200多万辆民用车辆中,居然有将近一半是空车,全国货运空驶率平均为49%;数以万计的运输公司,在混乱的竞争中,不断陷入困境。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客户对物流企业信息化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以及GPS的解决货物跟踪、合理调度车辆减少空载率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GPS系统应用于现代物流业将是一种消费源流。

    事实上,GPS以其全球性、实时性、全天候、连续、快速、高精度的车辆动态定位功能已引起越来越多物流企业的重视。早在2001年,深圳市共速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就投资近300万元在行业内率先安装了GPS车辆智能监控、调度系统,做到实时监控、调度和管理。通过GPS,该企业在多方面受益匪浅:一是有效地降低了物流成本,调度人员水平提高了,客户通过该系统,随时在网上就可以查看到自己货物的运行情况;三是提高了国际竞争力,使管理上了档次。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GPS虽然在物流领域已经推广几年,却一直不温不火。对此,广州物流协会秘书长张强认为,首先,早期运营提供的产品质量差,系统不稳定,服务内容单一,使很多用户对此失去了信心,纷纷采取观望态度。其次,GPS厂商没有形成强大的服务网络,这是现阶段GPS的致命伤,很多物流车辆是长途运输车,到了外地就很难享受到优质的售后服务。第三,消费引导不力,宣传不到位,很多物流企业对GPS能给企业管理带来多大的好处还不是很了解。第四,价格高昂。虽然这几年一套GPS终端产品价格从5000-6000元降到了2000元左右,但加上每台车每月的后台服务费40-50元,如一个物流企业自有1000辆车以上,投入也是相当大的。

    调查也表明,91%的企业认为目前GPS投资费用偏高且市场条件不成熟,60%的企业认为GPS自身技术及配套设施不够完善,50%的企业认为缺乏售后服务的支持,20%的企业认为操作简便性不够。因此,技术革新、市场化运作、降低投资成本成为目前国内GPS厂商的首要解决问题。要让GPS不再曲高和寡,就需要GPS厂商从用户角度出发,切身思考其实际需求,冷静地看GPS看的形象作用,切实促进GPS在物流市场的健康发展。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