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系统架构相对简单:
这种货位系统只需要单独维护一张表格,表格中的数据项仅有两个,所有操作都只针对表格的信息行作处理,非常简单。
B.上架操作相对简单:
上架操作时,先查询是否原来已经存在货位,若已经有货位,则放到已有货位上,若没有,则新建货位。若原有货位上无法放下产品,则直接再找一个能放下的货位,将对应关系添加到表格中去。
C.成本低:
所有的操作(包括上架、检货、移货)都可以在电脑上完成,不需要采购专门的设备,成本很低。
但是不可避免地, 这一系统也有着非常大的缺点:
A.货位信息冗余不可避免:
这一点很好理解,例如Location N上面放了SKU N,后来在逐次出货的过程中,SKU N被一个个地检走了,最后Location N上面并没有SKU N了,但系统上仍然显示着SKU N在Location N上有货。这样的货位信息就是冗余信息,而且在日常的运营中根本无法避免。
B.检货效率受到影响:
在一个SKU存在于多个Location货人员需要自行判断到哪一个Location。若出现前一个货位信息冗余的问题,则有可能会让检货人员空跑一趟,这对检货效率的影响非常大。
C.盘点困难:
库房盘点时,一个SKU在多个货位,盘点时候需要跑来跑去,非常麻烦,且容易出错。
D.检货路径的低效:
在规模化的B2C企业中,检货是批量操作进行的,每一次检货会同时检出数十个订单,然后再进行分检。这也就意味着,检货员一次检货需要检出上百个SKU,这些SKU可能分布在库房的各个角落中,需要事先规划一条最优路径,以提高检货效率。但是在一个SKU存在多个Location下,检货人员有可能需要遍历所有的Location完成检货的任务,效率受到影响。
E.货出错率高:
基于该货位系统的检货过程完全是人工操作的,无系统检验,出错率较高。例如,在同一货位上,若摆放了类似的两个SKU,检货人员不小心就会检错。再例如,以批量检货时,检货员若漏检了某个SKU,则必须要等到分检时候才能够发现错误。
以上是一些主要问题,次要的不作过多描述。国内使用这一系统的公司,大多采用如下的方法来降低该库存系统的影响。
A.清理冗余信息:
定期对所有存在两个以上货位的SKU作核实,删除冗余的无用信息。
B.理货:
对货架上的产品作整理,例如将本段时间的热销品挪到货位体积较大的区域;将销售比较慢的产品挪到货位体积较小的区域,或者和别的产品放到同一个区域;或者是将分散在多个货位的同一个产品并到一起……
理货的操作是使得库存更加有序,提高检货的效率。
C.日常运营管理:
A)当某一产品的货位已经存在,并且货位上有库存时,尽量不新增货位;
B)原有货位无法放在所有库存时,可以找一个较大的货位,将所有的库存都放在其中,并删除原有货位;
C)类似的产品不放在同一货位;
逐次进化的货位系统的基本逻辑(其中最后一种是当前国内B2C公司使用较多的),也这三种货位系统存在的共同问题作了分析。对于这些共同问题,大部分公司采用加强现场运营管理的方法,尽量减少负面影响。但这只是治标,不能治本。
治本方式也有,各有优缺点吧。不过,这两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类似的,都是将货位信息记录更进一步,记录货位上有什么产品,多少个。
先介绍第1个,将检货区、补货区分离开,并使用补货逻辑。
进阶版B中,产品与货位是多对多的关系。同一个SKU对应着多个Loaction,哪一个Location中有多少库存并不体现在系统中,导致了诸多缺点。在此基础上,设立检货区、补货区的概念,具体做法如下:
A.库房分为检货区(Picking Location)和补货区(Storage Location),检货操作只能在检货区进行,补货区用于存储大量货品,以及长尾末端的产品。检货区应对于订单出货需求,补货区应对大量存货,互为补充。系统上,也分为Storage Location和Picking Location两部分;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数据与智慧物流”专题报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 12月11日 16:35
供应链协同、互联网+,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十个方向! 01月11日 10:42
预判:2018年,中国快递十个可见趋势 02月28日 11:16
2018年关于零售的18个趋势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