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无人配送大规模落地的三大难点

2024-06-28 11:52

  如上所述,业界认为无人配送车规模化应用步入深水区,一些规模化、产业化应用的难题亟待破解,这个破解,需要政府、企业、普通消费者的共同努力。


  无人配送车的大规模落地,从来不是企业一方,或者应用一方的事情,而是需要多方聚力,包括政府、社会在内的各方协同。新石器无人车创始人、CEO余恩源预言,如果未来能够在全国建起一个由无人车组成的无人配送网络,每年或将为快递物流业节省成本数百亿元,然而这个全国无人配送网络,绝不是任何一方可承担起的宏大任务。

  无人配送车的大规模落地,需要政策的加持,路权的开放是重中之重。杭州新政给了人们的希望,杭州市是首个为低速无人车立法的城市,开放全市八城区和桐庐县城区作为智能网联车辆测试应用区域,服务人口数量超1000万,以地方性法规让无人配送车上路“有法可依”,为其规模化商用打开了窗口,使规模化有了实现的可能。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51个城市出台试点示范政策,省市陆续出台政策,鼓励、引导和规范无人配送的发展,加速拓展应用场景,多地都在有序开放路权,这对于整个行业而言都是一大利好,促进了规模化合规运营落地,只有国内路权的大范围开放,无人配送车规模化将迎来真正意义上的爆发。

  安全大于天,无人配送车是否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路况和交通情况,是否会在道路上行驶时出现安全问题是人们所担心的,目前已出现几起无人配送车与车辆碰撞、剐蹭的交通事故。在道路交通硬件和交通参与者素质尚未达到一定标准的情况下,无人配送车可能给交通安全带来困扰,关于无人配送车的法律责任、道路规则还不完善,即使技术安全标准过关,成本应该不菲,落地应用还有很大的坎。

  无人配送车安全涉及自身车辆安全、配送货物安全、公众交通安全等多方面,牵涉到生产商、运营商、远程监控人员、信息服务商、货物所有权人、消费者等主体,目前还没有专门法规和条例。

  无人配送车的大规落地,有着更深的内涵,是技术和产业的结合,带动产业的规模化和产品化,促进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末端物流产业的重构,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提升。

  无人配送车规模化落地,包括车端、路端和云端规模化运营,目前的情况是城市配套基础设施落后于目前无人配送车的运行需求,多数城市并未将其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体系,给常规运行带来困扰,比如,部分城市网络通信基础设施,难以保障无人配送车的大规模部署。


  无人配送车的大规模落地,不是不需要人,而是要实现的是原来以人为主的运力体系变成以车为主的运力体系,这个转变,需要解决好人和车应该怎么配合?人需要怎么样填充到自动化运力不能完成的地方?如何最大化发挥人力和机器的协同配送效率。

  无人配送的设备类型、运行模式可产生多种组合,单纯的无人车配送等需要根据不同场景进行规划和适配,人机/车结合配送是目前最有效的组合、从实际出发,探索特色化模式。

  关于无人配送车的大规模落地,各方需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既要看到无人车带来的便利和优势,也要关注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秉持长期主义心态。

  扩大商用规模,还需从多方面着重发力,包括建立健全无人配送车管理体系和基础设施,充分整理无人配送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针对不同场景进一步明确商业模式等等。

  结语:毫无疑问,无人配送车的未来是星辰大海,从长远来看,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安全角度出发,无人配车都是必然趋势,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大规模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是否今天赛道拐点已至,还需要确认。

  有人说,无人配送的前半程拼技术,而后半程则是拼运营能力、拼产品、拼用户体验,然而,当前,技术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的地步,而运营也缺乏有效的模式,路漫漫兮,需要各方上下求索。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