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属于中国的“供应链创新模式”

2017-12-05 15:42 | 作者:施云
反思和提升!这项工作,唯有站在行业的角度,站在学术的高度,结合企业的实践,才有可能实现!

  供应链的产学研结合,中国显然还是比较落后的。迄今为止,在中国的大学本科学科类目中,依旧还是沿用上个世纪的“物流专业”名称,而没有形成与欧美类似的“供应链专业”学科的系统建设。

  这方面,笔者和身边的朋友也一直在努力做些推动,虽然还十分微小。例如,我们曾有幸在中国的商学院中成立了第一个以“供应链管理”为名称的专业俱乐部;我们发起创办了“厦门大学中国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心”,总结推广中国供应链案例,部分案例还进入了全球第二大案例库“毅伟商学院案例库”并共享于“哈佛商学院案例库”,供全球商学院的学生所阅读。笔者也尝试在自己的专著《供应链架构师》中进行一些供应链工具和方法的创新,如供应链架构思维树SATT、供应链集成设计图ISCB、复合供应链匹配模型等,也有幸得到了许多读者的认可。

  当然,还有许许多多专业协会、机构、高校和专家也在一直努力着,典型的协会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高校如中欧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在此不一一列举。

  但是,仅凭少数协会、部分高校以及个别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要形成中国供应链创新的模式,需要国家层面对于学科建设进行重新规划,并对产学研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需要更多的高校、学者参与到供应链创新模式的研究中来,需要更多的从业者参与到实践的提炼中去,从而完成中国供应链创新模式的最终“临门一脚”!

  打造属于中国的“供应链创新模式”,从“供应链贫国”到“供应链强国”,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谁将成为那个最早出现在教科书中的“中国模式”!

施云

施云

作者,讲师

文章:15 篇 阅读:789,494 次

施云,畅销书《供应链架构师——从战略到运营》作者,高级经济师、工程师,厦门大学MBA,CPSM美国供应管理专业人士认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专家委员,厦门大学—中国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心核心专家,厦门大学管理学院EDP卓越供应链总裁班讲师,厦门大学MBA供应链管理俱乐部会长,上海交通大学“互联网+物流”EMBA总裁班讲师,上海大学需求链研究院资深专家,世界500强亚太区部门负责人、全球流程负责人,是多家供应链相关杂志的特约撰稿人,多个产业研究院的顾问以及企业的内训讲师。

小编推荐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